煤矿智能化建设既是现实需要,也是趋势所在。近年来,中煤新集刘庄煤矿以推动生产经营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为目标,不断推动矿井向安全高效生产“智能化”转变。
安全生产“零”距离
“远隔100公里,公司总部的集控中心可以通过井下工业以太网网络传输,对矿上所有生产辅助系统进行远程实时监控。”该矿生产办主任张智柳向笔者介绍说。
据悉,该矿集成了“一通三防”,对矿井供电、提升、通风、排水、运输、工作面生产等38个生产子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对井下瓦斯、CO2 、CO浓度以及风速、温度、主要设备馈电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对矿井各类重要工作及环节做到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并可与100公里以外的公司总部集控中心实现监控数据实时传送,实现矿井地质保障、煤炭开采、巷道掘进、主辅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智能运行。同时,该矿在井下生产关键点安装300多个安全监控“电子眼”,实现了实时采集视频信息,有效保障了井下安全生产。
此外,该矿通过平台故障管理功能,能够对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和管网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实时监测井下“人、机、环、管”等各类信息,有效提高了应急识别处置效率,实现了矿井基础数据的整合分析、资源共享。
“智慧”采煤新平台
“工作面状况良好,各类设备保护正常,安全确认完毕,现在开机生产。”在该矿地面集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发出了151105采煤工作面生产指令。
“运输机准备启动,请工作人员注意。”
随着远程语言控制器的语音提示,该矿-760米深处151105工作面的“采煤巨兽”被唤醒,井下总控台监控屏幕上显示着采煤机的运转情况,大块“乌金”哗哗落下,随传送带源源不断地涌向地面。
近年来,该矿致力于采、掘、辅助全系统智能化建设目标,先后在井下打造131101、151105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实现了一名岗位工就可以对井下设备的“一键”启停控制和远程操控,并对设备工况进行监控,搭建了“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该矿在150802胶带顺槽建成快速掘进作业线,2020年9月份创造了单月进尺506米的历史最高水平,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过去的煤矿,需要数名工人高度集中精神,必须按照流程进行作业,丝毫差错都不能出,费时费力。现在只需一名工人在综采集控台敲敲键盘就可以完成数名工人的工作量。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减少人员,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安全生产更有保障。”该矿综采二队技术员蔚后平说。
无人“智”守新环境
大数据+智能硬件,实现高速采集显动态;智能化+远程操控,实现实时分析调状态;新技术+监控系统,实现掌控全局保安全。井下变电所、主提系统、空压机房岗位实现“无人值守”“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这些高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该矿打造智能矿山升级版奠定了基础。
“我们井下无人值守的变电所,在地面110kV变电所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和掌握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及告警信息,并及时对设备运行状态变化情况做出反应,确保了告警信息得到迅速响应和处理。”该矿东区供电队主管工程师郭超群说。
此外,该矿采用西门子S7-300PLC对压风机实行集中控制,整个系统以S7-300PLC为主站,具有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配件更换周期提醒、火灾消防监控等功能,实现对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全部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远程启停控制。
智慧未来,指日可期。目前,该矿智能化建设已具雏形。未来,中煤新集刘庄煤矿将乘着智慧矿山建设“十四五”规划的东风,做好七个“加快”,即加快“智能采煤”技术升级、加快“智能掘进”技术突破、加快“智能辅助”全面实现、加快“智能监控”全部覆盖、加快“智能机器人”探索应用、加快“智能平台”数据构建和加快“智能化装备和服务”的研究,为推进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