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对2020年煤矿事故案例进行梳理,公布了2020年全国煤矿事故十大典型案例。纵观这10起典型案例,其暴露出的问题,无外乎安全思想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管理混乱、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差、地方监管不到位等。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煤矿企业必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须臾不可放松,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基于新一年开端的特殊时段,煤矿企业必须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抓牢抓好,认清安全管控的极端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严防安全事故,严守安全红线。
年初通常是煤矿企业赶超全年生产进度,夺取新一年开门红的重要节点,也是消除疫情影响、弥补损失的大好时机。个别干部、职工为了要产量、保效益,容易重生产、轻安全。我们要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坚决避免抢进度、赶工期的状况,要形成“按部就班搞生产、步步紧逼抓安全”的思想自觉。
年初各种部署性会议、各类检查相对集中,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分散了现场抓安全、要安全的注意力,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系数。煤矿企业要合理安排时间,严控会议时间和检查数量,确保更多人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安全生产中。
在《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二集“守护民生”中,云南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张雪贫在办理孙小果案件时说了一句话:“中间只要有一个人是严格执法,他的这个事情就走不下去,每一个人都松这么一个小口子,最后就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煤矿安全工作。在煤矿安全检查中,各级监管监察人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民生为出发点,坚持“严”字当头,“命”字在心,念好“安全紧箍咒”,沉下身子查问题,雷厉风行促整改,彻底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煤矿企业应常怀“惴惴不安”之心,时刻绷紧安全神经,在细节上大做文章,在环节上精益求精,未雨绸缪,以“万无一失”防止“一失万无”。(祁婷婷)
莫待无路时再思出路
随着煤炭行业结构性去产能进入新阶段,一些煤炭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转岗分流成为煤炭企业帮助职工寻找出路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成为煤炭企业职工颇为关心的话题。
由于行业特点,煤矿职工的技能针对性较强。例如,瓦检员在煤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若走出煤矿,这一技能很难为其在新岗位上加分。
值得注意的是,转岗分流岗位更多面向学习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年轻人。不少煤矿面临转型发展之时,年轻的、有技术的职工率先选择转岗分流,转岗分流的过程甚至演变成职工的“大撤退”——谁有本领谁离开得更快。这更不利于煤炭企业的后续发展。
笔者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及煤炭企业转岗分流政策的步子还需迈得更大一些、更稳一点。转岗分流政策既要考虑到职工的个人利益,也要兼顾煤矿的长远发展;既要打开转岗分流通道,也要避免因此而“溃坝”;既要在转岗分流时“扶上马”,更要扎扎实实“送一程”,确保职工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岗位。
当然,在转型发展大潮前,转岗分流只是路径之一,煤炭企业关键还是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要想改变劳动力聚集、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就要稳中求进,敢于变革。当然,也要避免盲目发展、冲动转型,要确保转型项目与传统产业“双轮驱动”,更加稳妥地度过“传统动力减弱、新生动能不足”的交汇期。
转岗分流职工,是煤炭企业保障民生的重要一步。相比之下,煤炭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职工而言才是一粒难得的“定心丸”。近年来大力推进的智能化建设,非但没有使职工产生“机器与人抢岗位”的焦虑,反而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看清了煤矿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方向,并由此带来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莫待无路再思出路,不仅是对煤炭企业发展的前瞻,更是对企业职工的兜底。既躲不过,更拖不得。(许鹏昊)
让职工有面子更有里子
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面子,即所在企业的社会认可度;另一个是里子——职工有没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近年来,煤炭企业随着资源重组、整合,进一步做强做大,不少煤炭企业成为当地龙头企业。2020年,我国有12家煤炭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的职工,不少人觉得挺有面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煤炭企业职工对里子的企盼也愈发强烈。
要想让职工有里子,要让职工心情好起来。煤矿工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千米井下开采光和热。一线职工在井下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环境艰苦。这些问题在短期内不能完全得到解决,但却是可以控制、可以改善的。比如逐步取消夜班生产,可以保护一线职工身心健康,促进安全生产;加大力度推进智能化建设,通过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升安全系数;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职工享受到应有福利,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
除了改善井下工作环境,还可以加大“两堂一舍”等生活福利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让职工升井后走进澡堂,能洗一个干净解乏的热水澡;走进食堂,能吃一顿清爽可口的饭菜;回到宿舍,能睡一个酣然入梦的好觉。企业不能只喊口号,而要做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扎扎实实开展民生保障工作,让职工幸福之基越筑越牢。
要想让职工有里子,要让职工的钱袋子鼓起来。笔者在年终岁尾之时,随机采访职工的新年心愿,十之八九之企盼都是增加收入。众所周知,职工的收入直接决定着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职工收入不增加,一些优秀的职工留不下来,一些留下来的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企业就缺乏生机与活力。
煤炭企业在制定每年奋斗目标时,不妨把增加职工收入也像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一样,有个目标,定个指标。领导干部带领职工挖潜增效,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物质生活好起来。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为职工谋福祉,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各级领导干部应担起重任,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聚焦矿工兄弟们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每一位职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刘志彪)
井下艰苦岗位津贴该涨了
春节前,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在陕西铜川矿业公司等煤矿企业对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情况进行了调研。全国劳动模范、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徐群贤说:“我在煤矿干了几十年,深感煤矿工人的艰辛,10年来物价涨了不少,井下津贴也该提高了。”
2006年,三部委联合出台了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的政策,随后各涉煤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相应政策。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于2010年底出台文件,提高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标准。不过,陕西省此后10年再未调整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标准,在此期间,陕西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9.41%。
笔者认为,在煤矿走向智能化、专业化、绿色化发展道路的今天,煤矿仍有部分岗位为重要且艰苦的岗位。一线煤矿职工对于提高井下艰苦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的呼吁,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了煤矿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前的政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不再适应如今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再适应煤矿井下工人的实际需要,政策本身的激励和关怀作用大打折扣。无论是政府相关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应维护好职工利益,把提高职工福祉放在首位。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稳定器”。
保障煤矿一线职工队伍稳定,提高煤矿职工幸福指数,让“煤亮子”多挣钱、有尊严、有干劲,对于煤炭企业加强管理、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鄯媒谐 赵晋国)
抢占装备制造“智”高点
晋能控股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研发并投入使用液压支架清洗除锈机器人,改变了人工清洗除锈的旧工艺;投入使用机器人自动化锻造流水线,仅23人的公司实现零件年产量约8万件……近期,笔者所在的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正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一项项硬核举措、一件件应用成果,让笔者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化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正步入智能化时代。加快智能化建设,是实现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人须具备与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素养、思维方式,煤炭企业须走高端化、智能化道路。
在提升智能化研发应用水平的同时,煤炭企业还须强化“服务也是产品”意识,以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助力智能矿山建设,立足企业内外两个市场,推行“快递式、点餐式、订单式”服务管理,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让部分职工对就业岗位及未来前景产生担忧。不可否认,智能化以机器换人、无人值守等方式实现减人提效、降本增效。但智能装备替代的更多是危险性、重复性、简单性的工作岗位。对装备制造从业者来说,当前的机遇大于挑战。只要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争当研发先锋、工匠人物、服务能手、营销明星,煤炭人就能适应并引领智能化时代。
当前,5G等新基建项目的加快落地,让智能化进矿区具备了更多可能性。在政策和科技的强力支撑下,煤炭企业须拽开步子,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克技术难点,描绘出未来更加绚丽多彩的智能化图景。(李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