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海洋地质九号”船启用安全智能监控系统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获悉,在“海洋地质九号”船2021年首次外业调查出航前,该所组织完成了船舶作业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安装调试,现已正式启用系统。

工作动态

该系统集成了前端摄像头、防潮报警音柱、后台AI开放平台专用超脑、平台服务器、千兆交换机、AI模型管理软件等10类硬件和4类软件,实现了与船舶原有软硬件的兼容;可实现全天24小时对船舶主甲板和电缆层甲板主要作业区域进行监控,发现未佩戴安全帽或未穿工作服的情形时自动抓取图像,同时进行语音报警提醒。该系统启用后,还可根据实际监控场景不断进行超脑自动学习,增强自身实用性和可靠性。

据悉,这是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所自有调查船舶首次安装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启用将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更加有力地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

(王恒然)

三方携手研究海岸带“生态地质、健康地质”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近日开展了以“生态地质、健康地质”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南开大学环境学院罗义教授团队、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谭璐博士参加交流。

中国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专家以“生态先锋”现代牡蛎为主题,介绍了活牡蛎的生活习性及生态价值;以古牡蛎礁为主题,介绍了以牡蛎礁为研究对象重建地质环境演化取得的最新认识。农业农村部环保所专家以牡蛎DNA检测与沉积物中记录的微生物组和细菌耐药组为主题,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人员还就地质环境、地质年代、耐药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

经过研讨,三家单位共同表示,希望通过优势互补,在海岸带“生态地质、健康地质”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一是通过牡蛎基因测序构建渤海湾现代牡蛎代际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牡蛎扩张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依托中国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在地质环境和年代学方面优势,构建长尺度环境微生物组和耐药组图谱。 (姜兴钰)

“学习+交流”提升地质资料汇交业务能力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近日组织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参加了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召开的2021年地质资料汇交业务培训。

培训期间,该中心地质资料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法规,进一步了解了地质资料汇交技术流程和实物地质资料整理、汇交、筛选及保管的要求等;就实物地质资料的跨区汇交、“自然资源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汇交清单上报、汇交要件上报及汇交预约申请等相关问题与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

通过本次培训,该中心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地质资料汇交的最新要求,并及时将有关精神和要求传达至该中心相关部门和项目组,为该中心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顺利完成资料汇交奠定了基础。

(叶紫薇 李莉)


中矿人AI吉PT,您身边的小秘书!


欢迎扫码关注矿业人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矿业领域最新资讯!

矿业人LOGO


公众号下方菜单 矿业人 直达 矿业人网站

公众号下方菜单 中矿猫 直达 中矿猫商城

公众号下方菜单 AI吉PT 直达中矿人AI吉PT小程序

重要声明

学术报告版权©归报告人所有,仅限于学习用途!!!
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微信18305208107、QQ 3363008002或网站网页右侧客服 提交工单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
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


如果遇到付费才可观看的文章,建议升级包年VIP或终身VIP。全站所有资源任意下免费看”。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AI 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