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矿业巨头力拓集团(下称力拓)去年业绩表现强劲,但仍需重建声誉。
根据力拓发布的最新财报,截至2020年底,其总销售收入为4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14亿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为9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8亿元),较上年增长超两成。
力拓新任首席执行官石道成(Jakob Stausholm)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去年力拓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239亿美元,资本回报率达27%。
因此,力拓董事会批准了每股557美分的总股息,包括每股93美分的特别股息,全年派息率为72%,延续了过去五年实现高回报的业绩。
“去年,力拓总体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石道成表示。
中国市场对力拓至关重要,特别是去年中国经济快速复苏,支撑了铁矿石等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
根据卓创资讯进口矿价格指数,一年内价格指数从732元/吨最高涨至1320元/吨,涨幅达80%,且目前仍处于高位。
石道成称,目前支撑铁矿石价格保持高位的因素是创纪录的需求,尤其是中国财政政策刺激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开发。
他认为,短期内的铁矿需求和价格,需要看中国的经济如何驱动。
目前,力拓已制定了详细的五年脱碳方案,并承诺在2020-2024年期间,为气候相关项目投资10亿美元。
兴业证券表示,从供给侧角度看,钢铁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责任主体。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量大户,占全国碳排放量约18%。
“我们的目标是使炼钢碳强度从2030年起至少降低 30%,到2050年实现运营业务的净零排放。”石道成向界面新闻记者称。
这一时间表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下称中国宝武)的目标基本一致。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表示到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石道成指出,中国宣布“30.60”碳减排目标是雄心壮志,也为力拓判断铁矿、铝、铜等产品需求提供了非常大的确定性。力拓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面与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展开合作。
“我希望能够尽快访问中国,并拜访宝武、清华大学等,就钢铁产业链减排方面进行合作。”石道成说。
在电解铝方面,力拓已在探索无碳技术,其下属合资公司ELYSIS已完成首个工业中试设施的建设,以消除电解铝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这其中主要是碳阳极换成惰性阳极的技术,力拓将继续扩大这一技术的应用规模,力争在2025年前达到商业成熟阶段。”石道成表示。
当前,动力电池正处于迅速发展和扩张阶段,对于锂、钴、镍等金属需求不断增长。
石道成告诉记者,力拓也在关注锂及其他电池相关金属产品的动向。在塞尔维亚,力拓建有贾达尔(Jadar)硼酸锂项目,但尚未涉及钴业务。
石道成认为,在低碳化的进程中,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输电线等发展还需要大量的铁、铝、铜等金属,这对力拓现有资产而言,是很好的机会。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