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大关键技术分别是:高钒密闭索、人工造雪技术和二氧化碳制冰。
一、高钒密闭索
在这次北京冬奥会各类场馆中,有一个场馆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位于北京的国家速滑馆,简称“冰丝带”。
在建馆之初,我国急需巨力索具制“高钒封闭索”,然而这种“高钒封闭索”全部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价格十分昂贵,不仅如此,美欧人为了加大中国举办冬奥会的成本,他们故意趁机抬高价格,几乎是平时的数十倍!
为了彻底摆脱西方人的有意刁难,最后我国攻坚团队决定攻坚克难,自主研发。最后,我国工程师一举打破西方垄断,创造性地解决了该项技术的所有难题,成功建造了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
据国家速滑馆常务副经理张怡介绍,“冰丝带”屋面索分为东西、南北两类索具,东西向的为承重索,南北向的为稳定索,索体全部采用了我国自主生产的高钒索,用量分别为98根和60根。经过测评,我国自主生产的“高钒封闭索”承载能力强,密封性能好,完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且成本远远低于美西方同等技术的价格。
如今,凡是使用过“冰丝带”外国运动员都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认为中国的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最美最可靠的速滑馆!
二、人工造雪技术
大家都知道,冬奥会大部分比赛项目是要在户外雪地里举行的,然而北京地区冬天雪量并不丰富,所以要想举办好本次北京冬奥会,我们急需人工造雪技术,用来保证比赛场地时时刻刻都有足够的冰状雪可用。然而,在2016年之前,我国这项技术还不成熟。当我们向西方提出购买意向时,再一次被卡脖子了。他们为了证明北京没能力举办好冬奥会,最后决定绝不向中国出口该项技术和设备!
为了争一口气,彻底解决我国冰状雪造雪技术,保证北京冬奥会的应有进度,我国科技工作者下定决心自主研发,经过近两年的反复攻坚和实验,最终我国一举攻克了这项卡脖子的技术。
2019年国际奥委会前来考察北京冬奥会场地建设进度,对我国冰状雪的各方面指标给予了高度肯定,对我国的造雪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认可。时至今日,北京冬奥会所有户外赛道上的冰雪全部使用了我国人工造雪技术所造的冰状雪,就连提前赶来进行赛场体验的国外运动员,都对我国赛道冰雪的标准程度赞不绝口。至此,北京冬奥会各大户外赛道上,超高标准的人工造雪技术也让我国的赛道彻底达到了国际化标准。
三、二氧化碳制冰
该项技术长期以来被西方人所垄断,为了举办高规格、符合国际标准的北京冬奥会,我国科研人员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西方人“卡脖子”式的漫天要价,决定实现自研。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已经超标准掌握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从而保证了北京冬奥会各个冰上项目完全达到了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冰面要求”。
不光如此,我国自研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还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比国外同类技术更加领先!
四、中国突破的三项技术获国际大单
三项关键技术,不光是没被西方人卡住脖子,相反地,我们成功突破了!不光是突破了,而且是比他们还更加先进,这令国际上一些打算建造类似场馆的国家纷纷上门,提出了引进要求。
据相关报道,2022年即将举办夏季世界杯的卡塔尔,已经和我国徐水巨力集团达成了协议,打算把我国的高钒密闭索技术引进到他们的体育场馆建设之中。此外,2024年即将承办第33届夏季奥运会的法国巴黎也有类似的技术引进愿望。
除了这三项被卡脖子的技术,本次冬奥会我国还启用了智能机器人、全程4K高清直播技术以及智慧畅享技术,让所有参与或收看北京冬奥会的人,无不感受到中国的巨大技术实力,彰显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热情好客的光辉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