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CCAJ煤炭周报(20210612-20210618).pdf
热点聚焦
近日,经过Scopus内容选择与咨询委员会的严格评审,《洁净煤技术》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这代表着《洁净煤技术》出版的论文将会被更多的国际学者检索,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2021年,《洁净煤技术》已分别出版“煤基清洁能源前沿技术”和“碳中和技术”2个高水平专刊。(点击标题查看《洁净煤技术》组织的高影响力专题)
6月18日,2021贵州煤矿智能化论坛暨装备展览会在贵州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展会主题为创新引领,智赢未来。主要内容为煤炭行业发展暨煤矿智能化高峰论坛和技术装备展览。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作为特邀媒体参会。
基础探索
何满潮院士总结滑坡地质灾害牛顿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的“道、器、术”
6月11日,何满潮院士团队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撰文,从滑坡地质灾害牛顿力远程监测预警的“道”、“器”和“术”及工程应用四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2008 年,何满潮院士通过“滑坡牛顿力监测预警物理模型实验系统”,发现了“牛顿力突降,滑坡灾变发生”的科学现象和规律,并在多个现场得以验证。基于此,提出了“滑坡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牛顿力变化”的学术思想,将其作为滑坡监测预警主要参数,自主研发了滑坡地质灾害牛顿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周福宝及其团队基于化学催化原理,提出一氧化碳主动同步处置方法,通过释放消除剂粉体形成“超细尘云”,捕捉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并将其迅速氧化成二氧化碳,瞬间降低灾害环境中一氧化碳的绝对量。该方法有助于短时间内将灾害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降低到安全区间,为救援逃生争取时间。(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近日,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研人员成功研制了煤层气保温保压保形取心工具。工具通过优化圆弧闭合球阀机构,解决了保压密封失效的问题;优选了胶筒、二氧化硅气凝胶等材料,改进设计了复合式保温取心内筒,使取心工具具有围压加持和岩心温度保护的双重优点;优选了表镶、孕镶复合式金刚石取心钻头,提高了取心钻头进尺。G-X20 井应用煤层气保温保压保形取心工具保压取心3 筒次,累计进尺9.60 m,岩心收获率94.5%,保压成功率均大于80%。(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基于140 GHz高功率毫米波系统,开展了高功率毫米波能量加热穿透岩石的快速钻井技术研究,测量并分析岩石在微波电磁场下的介电损耗特性,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法定量模拟不同波束尺寸和入射功率下的岩石温度分布及烧蚀情况。研究发现高功率短时间的微波加热方式可以有更高的加热效率,高功率回旋管输出的高斯毫米波波束会对不同岩石样品都有很好的加热效果。
技术刷新
近日,在国家能源集团红柳煤矿,上海煤科所属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套伸缩式自移机尾顺利推进1个掘进工作面,完成了工业性试验。此外,西北煤机基于手机可视化遥控技术对该产品进行了升级,一次性完成了调试试运行,现已发运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升级后的伸缩式自移机尾首次实现了使用手机APP通过WLAN或4G/5G进行无线可视化远程控制。该自移机尾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可实现防爆手机远距离和就地控制,具有自移、调平、调偏及快速补充机身功能,能够与迎头掘进、支护等工作协同作业。
6月9日,6座全球最大容积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在江苏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开建,这6座储罐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设计,标志着我国超大容积LNG储罐设计及建造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据悉,该项目在江苏LNG一期工程4座22万方LNG储罐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总投资61亿元,新增6座27万方超大型全容式LNG储罐及其配套设施同时开工建设,在国内尚属首次,计划2023年底建成投产。
近日,腾讯 AI Lab 及 Robotics X 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博士在机器人行业顶会 ICRA 2021 做大会报告,分享了实验室在机器人移动研究领域的布局与进展。实验室研发中的轮腿式机器人Ollie首次对外展示,在视频中表现了双轮平衡、多模态移动、跳跃、360度空翻等运动能力。Ollie 在机械本体、整机系统与控制软件上集成迭代了实验室技术积累,并重点在运动规划与控制上突破创新,新增的全身动力学控制与整机参数辨识提升了机器人运动的精准度、灵活度以及柔顺性,拓展了实验室的移动技术布局。(点击标题查看Ollie运动视频)
连续11天平稳运行后,日前,国内首套燃煤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装置在长治正式投运。经过近5年的科研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煤清洁利用及新型节能技术”专项装置成功实现将燃煤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颗粒物等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关人士表示,该项目形成了高温除尘微孔脱硝一箱化、前置氧化深度脱硝、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的研究成果。装置的投运,可有效破解传统超低排放改造投资大、能耗高的难题,推动煤电节能环保行业的技术革命。
企业巡礼
近日,中国煤科北京中煤承建的北京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前门站区间通道工程正式竣工。北京地铁8号线是纵贯北京市南北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号称北京地下中轴线,其中王府井—前门区间因中心城区环境复杂、建设难度大,是打通8号线南北段的“最后一公里”。施工过程中,北京中煤创新优化卵石层钻孔钻具、工艺、材料,克服大卵石层钻孔易断管、偏斜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保证了钻孔成孔质量。采取微扰动精准控制冻结技术,减小冻胀影响,保证周边建筑物安全,“考古式”暗挖施工,每前进1米都万分小心,用一系列技术攻关“呵护”地面文物,按期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总投资1262亿元!陕煤集团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重要装置中标结果落地
近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项目气化装置专利技术许可、工艺包编制、技术服务及专利专有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结束公示。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3.9218亿中标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化工项目气化装置专利技术许可、工艺包编制等合同。该示范项目位于榆林榆神工业园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内,该项目作为目前全球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占地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262亿元,每年可转化煤炭2400余万吨。
6月7日,华为斥重资30亿正式成立了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的主营业务是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销售;充电桩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等。
大有能源7矿井实施停产整顿 占年煤炭产量八成 2020年已亏损逾10亿
6月15日晚间,大有能源对外披露公告称,根据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公司所属耿村煤矿、常村煤矿、 新安煤矿、义安煤矿、石壕煤矿、义络煤矿和孟津煤矿等7对生产矿井实施停产整顿。公告显示,上述7对停产矿井核定产能1140万吨/年,占公司核定产能的76%;2020年度,生产煤炭965.52万吨,占公司年产量79.75%,实现营业收入27.1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6.25%。
政策管理
6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政策局的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基金》撰文,介绍了新时代国家自认科学基金资源配置的6大重点变化,主要包括:基金的配置更加强化需求导向的前瞻部署、初步建立了联合资助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推动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注重对高质量申请的引导。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信部联合发布《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投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有序推动能源领域5G应用创新示范。《方案》明确,在未来3~5年,围绕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能源领域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能源领域5G应用产业基础支撑能力。(点击标题查看方案全文)
近日,《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印发。《规划》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山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形势,提出“十四五”期间新材料发展的思路及主要目标,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按照发展方向、产业链条、承载园区以及重大项目等方面,提出系统性、针对性的发展路径。(点击标题查看规划全文)
浙江:推动3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关停退出或作为应急备用机组
近日,浙江省印发《浙江省空气质量改善“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不得使用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加快纯凝机组、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和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研究推动3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关停退出或作为应急备用和调峰机组。
观点智库
“没有人才,做什么都是白搭。未来,我国煤炭行业将成为集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让煤炭成为大学生、博士生想来的行业才行。” 在日前召开的第九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说。康红普指出,行业现在急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三类人才,需要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薪酬结构等方面,造就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据统计,我国煤炭从业人员超过360万人,其中60%以上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高级技术职称占比仅百分之十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从事煤矿生产的人数大幅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在个位数。(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IEA发布《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美国能源署前署长批评其不切实际
近日,IEA发布《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美国能源署前署长Guy F. Caruso发表了题为《国际能源署不切实际的能源路线图向发展中国家发出了错误的信息》的文章批评了这一报告,他指出国际能源署路线图中提出的严厉措施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危及正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斗争,同时正是天然气,而非可再生能源,为推动美国碳排放降至现代低点提供了真正的动力。文章批评IEA的报告是站在“气候帝国主义”的一边,屈服于欧洲和美国气候精英的愿景,他们宁愿彻底灭绝石油和天然气,而不承认这些燃料源有能力使数百万人摆脱贫困。
近日,Oilprice网发文指出,随着世界经济论坛倡导发展“新能源秩序”和“大重启”,清洁能源确实迎来了大发展。但这一看似势不可挡的增长趋势却遭遇了“滑铁卢”——工人数量不足。就可再生能源行业而言,问题不在于有合适的劳动力却没来求职,而是行业发展太快,根本没有足够多合格和熟练的工人来填补这个领域大量的新职位空缺。彭博绿色(Bloomberg Green)报道称:“清洁能源巨头发现,他们缺少拥有所需技能以支撑其雄心勃勃增长计划的工人。
“30·60目标”
碳中和的本质是实现碳的绿色利用和循环经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通过碳捕集来减少碳排放成本太高,未来全球碳中和技术的制高点或将是唯一副产物为氧气的等离激元技术。等离激元人工光合技术,简称等离激元技术。为搭乘碳减排快车,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等离激元技术发展。美国企业Syzygy Plasmonics近期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筹集约为1.5亿元人民币研发该技术。与各国等离激元技术主要集中在科研阶段不同,我国等离激元技术已走出实验室。2020年底,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建成了一座等离激元技术中试基地,利用大唐电厂的余热和二氧化碳,实现了年产6吨的合成天然气和合成汽油。
即截至2020年,我国现有35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示范项目中,商业设施仅有6个,还面临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的发展困境。 作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技术,CCUS产业要成功破局突围,由示范应用转变为大量商用,既需要理解CCUS技术的定位变化,也需要相关激励政策、产业部署及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实现产业模式的更新变革。(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数据荟萃
(来源:毕银丽,彭苏萍,杜善周.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煤矿生态重构技术难点及发展方向[J].煤炭学报,2021,46(5):1355-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