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J煤炭周报》总第19期(20210710—20210716)

附件:CCAJ煤炭周报(20210710-20210716).pdf

热点聚焦 

  

谢和平院士: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的三大发展机遇

  

  科学研判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煤炭消费演变趋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双重目标的客观要求。

  

  近日,谢和平院士团队在系统分析美国等发达国家碳达峰前后现代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能源优化发展的三大路径,即持续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电力结构;增强能源自给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研判了我国能源消费格局演变趋势及不同时段煤炭消费规模,即我国能源消费格局演变分为煤炭由基础能源(2021—2030年)—保障能源(2031—2050年)—支撑能源(2051—2060年)、新能源对应由补充能源—替代能源—主体能源的3个阶段,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15%~29%,30%~49%,50%~80%。即使全面实现了碳中和,仍需要煤炭作为电力调峰、碳质还原剂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兜底能源(15亿~12亿t/a)。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行业将迎来的三大机遇,即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煤炭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机遇、煤炭抢占新能源主阵地的机遇。

  

  7月13日,这项成果以《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为题在《煤炭学报》进行了网络首发。截止发稿,该研究成果已被学习强国、科协智库、中国煤炭报等报道。(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视频】金涌院士:2060碳中和思考

  

  7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金涌在2021第七届中国(曲阜)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暨煤化工产业低碳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做“2060碳中和思考”专题报告。报告对2060年电力机构设想为:风电21%、光能17%、水能14%、核能28%、生物质能8%、化石能源12%。(点击标题查看报告视频)

  

基础探索 

  

一种超音速汲水虹吸式气动雾化降尘技术

  

  

  近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荆德吉副教授团队提出一种超音速汲水虹吸式气动喷雾降尘技术。该技术将“以高压穿透高速气流注水”转变为“利用超音速流动特性汲水虹吸”方式。相比干雾抑尘,该方式射程远、耗气量低、耗水量低,瞬时降尘效率提高了2%~26%。7月15日,相关成果以《超音速汲水虹吸气动雾化降尘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题在线在表于《煤炭学报》。(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提出覆岩结构“新四带”模型 可有效指导离层水害防治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吕玉广研究员团队提出覆岩结构“新四带”模型,包括垮落带、裂隙带、基岩离层带、松散冲积层带。“新四带”认为离层可能产生在基岩的任何层段上。“新四带”传承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的观点,使“三带”原有的工程意义得以强化,同时还可以指导离层水害的防治。成果以《采后覆岩分带模型及工程意义探讨》为题在《煤田地质与勘探》进行了网络首发。(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矿大(北京)刘晓阳团队得到矿井5G电磁波辐射能安全限值

  

  研究采用电磁仿真软件Wireless insite构造了煤矿井下矩形巷道模型,在5G工作频段仿真得到不同频率下接收器随距离变化的接收功率。针对电磁波辐射能量叠加,得到了多天线射频设备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成果于7月13日以《矿井5G电磁波辐射能量安全性研究》为题在线发表于《工矿自动化》。(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综述】土的颗粒形貌研究现状及展望

  

  7月15日,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岩土力学》发文,对颗粒形貌的物理表征、数值模拟及室内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认为基于3 个尺度(形状、棱角度及表面纹理参量)对颗粒形貌的定义最理想。数值方法可以模拟单个凸形颗粒的形貌及其集合体的排列结构,但对于凹形颗粒的刻画精度不理想;颗粒形貌与孔隙结构、天然休止角、界限孔隙比和粒径大小间存在着相关性;在相同级配和孔隙率下集合体的渗透系数较大程度上受控于颗粒的形貌特征;在均一粒径中颗粒形貌不仅会对集合体小应变强度、峰值强度及残余强度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其剪胀性。

  

技术刷新 

  

中国煤科无线监测传感器系统进入试验阶段

  

  近日,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研制的无线监测传感器系统在保德煤矿落地实施,该系统具有就地显示、数据上传、超限声光报警等功能,实现了井下甲烷探头从有线到无线的转变,解决了井下布线和电源供给的困难、人员不能到达、工作地点经常变换等区域存在监测盲区的困扰。

  

全国首个急倾斜智能化综采在川煤斌郎煤矿立项

  

  近日,斌郎煤矿N-12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项目正式立项。该项目作为全国首个急倾斜智能化综采项目,是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急倾斜智能化综采上新的大胆探索,被列入川煤集团2021年重点生产技术项目、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概算资金6321.7万元,月产量预计达3.5万吨。斌郎煤矿N-12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煤厚1.3米,采高2米,煤层最大倾角71度,这样大的煤层倾角上智能化综采在全国尚属首例。

  

淮北矿业集团地面管道井干孔透巷新技术试验成功

  

  近日,淮北矿业集团联合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共同研发,在朱仙庄煤矿成功试验地面管道井干孔透巷施工新技术,管道井施工从地面直接精准贯穿目标硐室。该工艺改变了以往“掘巷找孔”的连通方式,减少新掘进巷道20m,节省施工费用60万元,规避了井下掘进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避免井下管路烧焊作业,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秩序稳定。

  

张家峁煤矿回风巷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2大关键技术

  

  

  张家峁煤矿回风巷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采用了拖拽式钢丝绳牵引结构,其组成包括驱动执行系统、自动充电系统、巡检机器人、风门系统和主控制系统。涉及到的2大关键技术为复杂环境下机器人智能感知与积水识别技术、井下受限封闭环境下机器人精准定位技术。(点击标题查看技术详情)

  

企业巡礼 

  

黄陵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带队到中国煤科交流座谈

  

  7月9日,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带队前往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就智能矿山建设进行交流座谈,王国法院士团队参加座谈。雷贵生对王国法院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黄陵矿业公司发展表示感谢,并从建设规划、实施安排、技术突破、预期效果等方面对公司智能矿山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王国法院士对黄陵矿业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智能矿井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黄陵矿业下一步的工作给出了建议。与会人员就5G场景应用、大数据指挥中心建设、云平台创新、双重预防管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晋能控股集团“十四五”末煤炭产量调整为5亿吨

  

  7月14日,晋能控股集团召开煤业集团调度协调晨会,郭金刚参加并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是不要煤、不要火电,是要培育先进产能,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率效益,发展能支撑企业发展的高效益的煤和火电。晋能控股集团对“十四五”规划做出调整,将“十四五”期末煤炭产量目标由6亿吨调整为5亿吨。

  

华能甘肃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启动建设

  

  7月10日,华能甘肃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在庆阳启动建设。该基地是国家五大综合能源基地——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80%,建成后,年发电量280亿千瓦时,生产新能源电力180亿千瓦时,可产生落地投资超1000亿元,年可创税收4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8万个。同时,依托陇东至山东特高压外送线路,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山东当地原煤消耗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00万吨,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加速智能化建设

  

  2021年,神东从编写方案、项目立项、制定措施、构建体系等方面多方位完善智能矿山建设顶层设计,搭建起智能矿山建设的四梁八柱,明确智能矿山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争取为行业和集团智能化建设提供“神东样板”。据悉,神东煤炭计划在2022年底,全面建成智能矿区,其中包括13座矿井、11座洗煤厂和地面的工业园区,实现井下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化,所有的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选煤厂实现智能化的目标。

  

政策管理 

  

应急管理部印发《<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7月12日,应急管理部官网印发《<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从15个方面列举了81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为进一步明确《判定标准》有关情形的内涵及依据,便于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煤矿企业应用,规范《判定标准》有效执行,此次解读对其中重点条款含义进行了解释说明。(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国家发改委:准备投放超过1000万吨煤炭储备

  

  7月1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根据煤炭供需形势需要,先后4次向市场投放超过500万吨国家煤炭储备。为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供应保障工作,国家发改委已提前制定储备投放预案,本次准备投放规模超过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几十个储煤基地和有关港口。下一步,将根据供需形势变化再分批次组织煤炭储备资源有序投向市场,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1亿吨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储备基地现有存煤4000万吨左右。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7月13日,《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共提出15个5G应用重点领域,包括新型消费升级层面的“5G+”信息消费、融合媒体,行业融合应用层面的“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能采矿、智慧电力、智能油气、智慧农业、智慧水利,社会民生服务方面的“5G+”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文化旅游、智慧城市。

  

科技部将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

  

  7月14日,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将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颠覆性技术是“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大赛聚焦对产业具有颠覆前景的技术项目,鼓励具有颠覆性技术苗头的项目踊跃参赛。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与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交叉学科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

  

观点智库 

  

煤矿智能化发展“不平衡”怎么破

  

  自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多地纷纷掀起建设浪潮。目前,首批71处示范矿井启动建设,部分先行先试煤矿取得初步成效。但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还存在多个“不平衡”,不同煤层赋存条件导致技术路径、难易程度、效果等均不相同,为全面推行智能化埋下“堵点”。

  

  多位专家一致表示,煤矿智能化建设不可一蹴而就,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业内已建成多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也在开展多种新型设备的应用实验。多种模式并存,是当前智能化建设的发展途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表示。刘峰认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尚处于示范培育阶段。针对不同矿区的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以及企业智能化建设基础参差不齐等现状,应当因矿施策,示范先行,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取得突破后,继续推进生产辅助系统的远程监控、无人值守以及智能掘进工作面等研发。

  

  王国法院士也称,破解“痛点”既需要理论、技术、装备、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也离不开保障措施。对此,建议分区域、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基础、发展现状等,制定煤矿智能绿色中长期发展战略及分阶段发展目标和任务。坚持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建成智能绿色示范煤矿,凝练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智能绿色开采模式、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逐步向类似条件矿井进行推广应用。(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王双明院士:现有富油煤若能转化利用,相当于再建一个大庆油田

  

  近日,王双明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煤炭赋存具有“西部多、中部富、东部趋于枯竭”的特征。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沿线为界,中东部是煤炭需求量较大的地区,但1000米以浅经济可采储量趋于枯竭。新疆煤炭储量高达2万亿吨左右,由于距离太远、使用困难,“远煤解不了近用”。因此,今后所需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地区。“但同时,生态环境对煤炭开采利用的约束日益增长,西部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尖锐。”(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30·60目标”

  

全国碳交易市场7月16日开市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举行,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据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价如何定?”“交易配额如何分?”……碳市场热点问题有了官方解答

  

  7月1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这一“全球最大碳市场”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全球最大碳市场”如何制定?如何保证碳交易配额分配公正合理?在发布会上,这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均得到解答。(点击标题查看发布会全文)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碳中和研究院挂牌成立

  

  7月9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将围绕五大重点方向开展研发工作:以地热能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勘查开发,碳排放监测与检测,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煤系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及其装备研发制造。

  

数据荟萃 

  

截至2020年底煤电装机10.8亿千瓦  占比降至50%以下

  

  7月14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0》(简称《能源报告》)、《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0》(简称《电力报告》)。

  

  《电力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装机结构持续优化,电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9.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5%;水电(含抽蓄)装机达到3.7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合计装机达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超过2700万千瓦,均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电规总院院长助理刘世宇表示,截至2020年底,煤电装机10.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降至50%以下,“十三五”累计投产约1.8亿千瓦,完成“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的目标,煤电有序发展成效显著;完成煤电节能改造累计超8亿千瓦,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累计约9.5亿千瓦,淘汰关停不达标的落后煤电机组累计约 4500万千瓦。


中矿人AI吉PT,您身边的小秘书!


欢迎扫码关注矿业人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矿业领域最新资讯!

矿业人LOGO


公众号下方菜单 矿业人 直达 矿业人网站

公众号下方菜单 中矿猫 直达 中矿猫商城

公众号下方菜单 AI吉PT 直达中矿人AI吉PT小程序

重要声明

学术报告版权©归报告人所有,仅限于学习用途!!!
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微信18305208107、QQ 3363008002或网站网页右侧客服 提交工单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
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


如果遇到付费才可观看的文章,建议升级包年VIP或终身VIP。全站所有资源任意下免费看”。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