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除隐患抓攻坚 牢牢守住安全防线
——2021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掠影
2021年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正式组建后全面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交出了煤矿连续60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连续24个月未发生重大瓦斯事故的“两个历史最好”成绩单。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和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各地各煤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推进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提升监管监察执法效能,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密切相关。
聚焦突出问题整治攻坚
“顶板未按要求支护、传感器未定期调校、现场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在对乐山市辖区两处煤矿开展监察执法时,发现这两处煤矿存在上述问题,依法开出了总额达95.93万元的罚单。
这是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一个缩影。
2021年,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入集中攻坚阶段。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各地各煤矿企业纷纷采取过硬举措,涉深水区、啃硬骨头,聚焦突出问题全面整治攻坚。
“决不能把冲击地压灾害当作一般灾害,决不能把防范冲击地压事故当作一般任务,必须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高度来对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负责人对预防冲击地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抓住防范冲击地压事故这个“牛鼻子”,督促冲击地压煤矿落实“三限三强+智能化”“一矿两面三刀”等防冲措施,坚持逢检必查。
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引导煤矿企业转变瓦斯治理理念,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优化瓦斯治理工艺,建成瓦斯治理示范矿井27处,示范巷道69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67项。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责任倒查,运用约谈、曝光、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等手段依法对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和追责问责。
在异地监察执法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对黑龙江省鸡西泰鑫煤业有限公司鑫盛源煤矿异地执法检查时发现,煤矿瓦斯检查记录胡编乱造,记录上的瓦斯检查工信息与实际检查人员姓名、检查时间不符,瓦斯检查流于形式,宛如儿戏。异地执法组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当场通报给鸡西市政府和煤矿监管部门,并提出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另外,山西省创新出台煤矿安全监管专员制度,按照“两人一矿”的原则,对全省井工生产煤矿派驻安全监管专员,对煤矿进行安全诊断,累计诊断出主要风险隐患3283条,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8667项。
陕西省集中开展煤矿安全执法行动,以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灾害治理措施不落实等为重点,细化落实省市县三级执法任务。
贵州省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实施不良信息记录和“黑名单”制度。
需要矿井盘区生产数据?从“网格”里调取!需要主运输系统运行分析数据?从“网格”里调取!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网格”就如百宝箱般,各种信息应有尽有。针对企业规模大、跨度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晋能控股集团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点、格、网、系”为单元的网格式安全包保管理体系,在每个网格装入“人、财、物、事、各类风险点”等信息,进行管理、运行和风险应急处置。
华能集团强化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健全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重大灾害治理管理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保障体系,实施精准治理。
淮北矿业集团建立了煤矿安全警示教育体验馆,通过采用实景模拟、虚拟现实体验等形式,开展事故案例学习、事故体验等安全帮教活动。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抓牢信息化建设“一把手”工程,逐步实现信息化操作、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从根本上打破信息孤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
以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各产煤地区、各煤矿企业通过扎实工作,不断化解安全风险,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据了解,截至2021年11月22日,围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全国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均至少开展了三轮次自查自改,形成了自查自改报告,煤矿企业均开展了内部自查,实现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四个100%”;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共查处问题隐患270894条,其中重大隐患505条,罚款7.6亿元,责令停产整顿煤矿545处、提请关闭矿井15处。
不断提升监管监察执法效能
“矿山企业要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的根在企业主体责任。”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督查组在山西开展矿山安全督查中多次强调。
2021年以来,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周期性、阶段性、系统性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形势复杂严峻。为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创新监察执法方式方法,在提升监管监察执法效能上下功夫,在推动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
来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共计检查执法煤矿68385矿次,查处重大隐患1209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983处,行政罚款18.25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山东省能源局会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组成4个督查组,集中专家力量,采取“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的方式,坚持“一竿子插到底”,查重大灾害防治,查操作流程,查教育培训持证上岗,查违规违章操作作业。四川省重点开展煤矿主体责任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排查煤矿安全生产机构、制度、责任体系、投入保障、教育培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诚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的落实情况,并对煤矿外包工程和劳务派遣工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贵州省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截至2021年9月底,贵州省开展监管执法8135矿次,共查出问题隐患48151条。
在创新监察执法方式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创新“三表两图一提”工作法,在原小煤矿“三报表两图纸”工作法的基础上,增加对主井提升用电量和提升钩数的分析,加装电表对主井提升用电量进行监测,严防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徽局坚持事故调查处理“五步工作法”,督促煤矿企业深刻吸取近期全国煤矿事故教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切实做到“一矿出事故,矿矿受警示”。
在强化执法监督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新疆局敢于斗争、不留情面,从重处罚、敢于亮剑,执法矿次、隐患查处、监察罚款等执法数据大幅提升。2021年以来,新疆局共监察487矿次,同比增加38%;查处隐患3273条,同比增加55%,其中重大隐患50条,同比增加400%。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黑龙江局实施“跟进式”大排查监察执法,对复产复工煤矿,复产复工一处,跟进大排查一处,对复产复工验收不严格、走形式,不符合条件的煤矿坚决推倒重来,同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你们矿主井口摄像头不显示图像了,请你们立即查明原因,迅速恢复并正常上传图像……”2021年8月21日22时53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值班监察员艾聪通过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发现长期停产的神木市三道峁煤矿主井口工业视频突然黑屏,立即拨通了该矿负责人张孝孝的电话。2021年以来,陕西局对辖区内停工停产煤矿开展了不间断、全覆盖安全巡查,提醒、警示、督促相关煤矿强化停产停建期间安全管理和应急值守。
在紧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甘肃局坚持将追责问责作为执法常态,对查处的事故隐患和问题,责令煤矿企业开展内部追责问责,累计开展责任追究805人次。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坚持“由事见人”,紧盯煤矿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聚焦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董事长、总经理、矿长、实际控制人、总工程师等“关键少数”,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责任倒查。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在2020年全省234处煤矿安全监控、人员位置、工业视频“三大系统”感知数据全部或部分联网的基础上,扩展接入135处煤矿重大设备感知数据,初步形成全省煤矿感知数据“一张网”,为解决问题、整改隐患提供了支撑。
合力推动智能化建设提质增速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实现煤矿减人增效、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只有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才能保证矿井长治久安。”谈到煤矿智能化建设,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赵固二矿矿长唐世界有自己的理解。
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我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达到687个,其中采煤工作面431个,掘进工作面256个;已有26种煤矿机器人在煤矿现场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各产煤省份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制定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和任务。
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省颁布了《智能煤矿建设规范》《智能化露天煤矿建设规范》,并配套下发《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从建设到评定的标准体系。
山东省将煤矿智能化改造写入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减人、提效、保安”,全面推进煤矿“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建设。河南省通过深化“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压减生产水平18个、采区29个、采掘工作面70个;煤矿用工大幅减少,智能化煤矿采煤区队作业人员由原来的140人至160人减少到60人以内,工作面人数由原来的25人至30人减少到9人以下。
“请问您,怎么实现智能化掘进机的精准定位?”“做好巷道智能化煤岩识别有哪些技术要点?”“在薄煤层进行瓦斯治理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在2021年9月末开展的“煤矿安全科技进贵州”活动中,专家指导组刚到贵州豫能投资公司新田煤矿,就被企业一口气问了10多个问题。近年来,贵州将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智能化作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为了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各主要产煤省份对建成的智能化煤矿,充分给予安全改造资金、产能置换、产能核增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河南、山西、云南、贵州等省份均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末,我国主要产煤省份和大型煤炭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约100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煤矿井下减人提效。
中央和省属国有大型煤矿企业在智能化建设方面作出了表率,建成了一批成果突出、带动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矿井。
国家能源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构建了3层5类200余项标准体系;陕煤集团实行“智能机器人”高效替代,在井下全面推广应用巡检机器人、选矸机器人、管路拆卸安装机器人和气体移动监测机器人,完成5大类102个机器人应用实践;山东能源集团成立了全国首个煤炭5G+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组,本部冲击地压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晋能控股集团携手华为公司成立了山西省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建成了国内煤炭行业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对所有煤矿海量生产数据进行算法迭代……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我国煤矿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持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
夯实安全基础是一项长期工作。2021年以来,各产煤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煤矿企业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多措并举、强基固本,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的根基。
山西省全面开展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将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开展情况列为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考核定级的基本条件,以严守作业标准减少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山西省共建成一级标准化煤矿197 座、二级标准化煤矿434座。
在资金支持方面,贵州省持续加强政府财政资金保障,充分发挥省级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作用,集中攻破一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难点问题和技术瓶颈,强化对煤矿购置关键装备、实施重点工程的支持,推广先进工艺和技术,引导基层监管部门充实执法装备,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山东省强化标准化动态创建,督促煤矿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面自查,集团公司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面自查,市、县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原则,每年制定检查计划,并按照不低于50%的比率进行抽查,省级监管部门每年抽查10%以上。
黑龙江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督促指导煤矿企业在现有“四账、四制、一图、一栏、一卡”的基础上,2021年底前建设完成“一库、一系统”。
河南省强化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养,成立了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煤炭企业依托涉煤院校开设智能化建设培训班,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被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认定为全国首个智能化开采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我们现在应用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内容涵盖智慧党建、全息一张图、安全管理、生产调度、综合自动化等14个子系统,实现了终端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综合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安全风险管控效果。”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张集矿调度一所所长詹琦看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对安全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科技和人才对煤矿企业而言是重要支撑。因此,广大煤矿企业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上不断下功夫。
2021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出台技术入股、项目跟投等10余项激励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投入研发资金26亿元。山东能源集团在其首届科技大会上,一次性拿出2400万元对优秀人才予以奖励。
淮北矿业集团搭建“育才”立交桥,提升“职业含金量”,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高素质人才比例持续提高。截至目前,该集团各类管理技术人员超七成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陕煤集团在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中,广泛开展岗前、岗中和转岗培训以及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交流活动;以培育职业经理人为突破口,加强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先后对所属基层单位2000多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脱产培训;以扩大技能大师群体为突破口,推行新型师徒“传、帮、带”模式,带动了技能人才队伍成梯次发展,为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供了保障。
(记者 卢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