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原指依据顾客需求量体裁衣,如今已应用到很多领域,指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往往意味着精致、精细、精巧。近日,本版的两篇稿件让笔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触,做好民生工作,同样需要以“定制”的要求提升服务水平,更精准了解职工的需求,为职工提供真正需要的“定制”服务。
4月10日,本版刊登了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矿组织技术人员为一线职工量身定制餐桌的稿件。原本安装在材料车上的餐桌因为使用不方便,“上座率”不高,技术人员就在材料车下重新设计了可随车移动、使用后可折叠的“升级版”餐桌,终于受到职工欢迎,一线职工再也不用蹲着、站着吃班中餐了。
这个餐桌之所以受欢迎,就因为它是一个适应井下生产环境、满足职工实际需求的“定制款”。吃个饭,十几二十分钟的事,站着吃还是坐着吃,似乎不算大事。但是,不可否认,坐着吃就是比站着吃舒服,尤其对于在井下工作了几个小时的一线职工来说,难得的休息时间更应该坐着。
4月17日,本版刊登了《“定制动车”首开 彬长矿工“西咸1小时生活圈”来了》一文,写了陕煤集团彬长矿业公司为住在咸阳的职工解决上下班乘车难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
西银高铁开通前,该公司在两地开通了通勤大巴,实现咸阳往返各矿区通勤车全覆盖。西银高铁开通后,职工乘坐动车往返两地时间可大大压缩。该公司积极与中铁西安局集团沟通,为矿区职工“定制”加开了西安至彬州的动车组,调整了原有的往返两地动车组的运行时刻,大大方便了矿区1万余名职工、家属的出行与生活。
做到这,可以说该公司已经为职工做了件大好事,但是该公司没把事情停在这一步。
该公司又通过协商,为矿区职工乘坐动车通勤争取了打折优惠。不仅如此,为方便职工和家属乘坐动车,彬长矿业统一部署,各单位相继开通了矿区至火车站的通勤客车。在另一端,则与咸阳市公交集团协商,开行火车站至公司总部和职工住宅小区的公交专线。
这就是该公司为职工通勤提供的“定制”服务,路线被安排得如此“顺畅”,职工当然顺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无巨细。用心感受,以爱承担,有颗为职工办实事之心,再小的事也可以做到职工心坎里,再大的困难也不难,也可以解决得圆满。希望企业拿出更多的耐心与细心,积极挖掘职工的真正需求,多观察与思考,送上更多贴心的“定制款”“定制服务”,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