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撑乡村振兴的地质力量 | 擦亮“健康谷”品牌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 郭 慧 核心摘要: 近年来,江苏省地调院依托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等项目,查清了苏南地区富硒土壤、优质矿泉水、地质遗迹等有益绿色产业发展的优质地质资源禀赋,成功探索了地质调查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的乡村振兴工作承载着更高的期盼。如何利用地质资源服务乡村振兴,走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 284
- 0
-
项目组成员在野外作业
新春佳节期间,四川省地调院津巴布韦锂矿勘查项目组成员依旧奋战在地勘一线,为项目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据悉,津巴布韦锂矿勘查项目是四川省地调院继厄立特里亚和安哥拉之后的第三个非洲国家矿产勘查项目。 伏国通 摄- 263
- 0
-
成果快讯|探测工程助力华南大陆东部深部找矿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华南大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探测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是“深部地质调查”工程下属的“武陵山-江南造山带中段深部地质调查”和“钦杭结合带及邻区深部地质调查”两个项目的工作内容,也是地质调查项目“华南深部结构探测”的延续和深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承担。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实施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探测,形成覆盖华南大陆东部的宽频带地震探测阵列,…- 459
- 0
-
首轮氦气资源关键检测项目能力验证工作完成
2022年油气地质样品能力验证工作近日落下帷幕,标志着国内首轮氦气资源关键检测项目能力验证工作顺利完成。 该项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织。本次能力验证计划有自然资源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共39家测试机构参与。验证工作共设有2个检测项目、11个检测指标,包含天然气中氦气、甲烷、乙烷等关键组分的定量测定,其中氦气组分的测试数据合格率达到92.…- 369
- 0
-
青岛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作有序推进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一行近日赴青岛市政府与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对接青岛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作。 座谈期间,青岛海洋所陈建文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加快推进青岛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作的建议”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双碳”形势下CCUS技术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趋势、我国典型省市的CCUS工作进展情况和青岛市开展CCUS工作的优势,并从海域地质碳…- 322
- 0
-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与安全利用》专著出版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与安全利用》专著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专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程光华等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全要素信息精准探测技术与装备课题”编著。 专著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历史、现状,研究与地下空间开发相关法律、政策、规划、管理、施工、运维、探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专著…- 522
- 0
-
新技术助力油层套管高效开窗作业
“一种复合切削开窗铣锥”近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悉,油层套管开窗侧钻是老油田盘活报废井、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常规开窗工具施工工序较多,影响侧钻效率与成本。 该专利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发,专利将复合片、金刚石磨块与高强锯齿合金有效组合,集套管铣削与高效钻进功能于一体,前端高强锯齿合金快速铣削厚壁高钢级套管,超硬耐磨金刚石孕镶齿高效钻进硬地层,一趟钻即可完成油层套管开…- 494
- 0
-
成果快讯|晋江流域地质环境与农业生态互馈机制摸清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生态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晋江流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 为支撑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服务晋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2019-2021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福建省晋江流域开展生态地质调查,查明生态格局演化过程,揭示流域地质环境与农业生态互馈机制,识别氮磷污染关键源区,开展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为晋江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37
- 0
-
中国地质调查局3人入选“大国工匠”
近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推出了80名第八季“大国工匠”,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3人获此殊荣。 这3名获选者分别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殷跃平、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华伶俐、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王贵玲。 殷跃平,现任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从事重大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0余年,一直坚守在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防灾减灾第一线,用…- 518
- 0
-
聚焦实验测试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
四单位联合举办青年科技沙龙活动 ◎ 本报记者 潘冰 通讯员 熊玮 “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青年怎么做”青年科技沙龙活动于近日举办。活动聚焦实验测试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组织了四家单位的青年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开展交流研讨。 本次活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团支部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团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团委、中国地…- 327
- 0
-
福建省地调院承担的项目获评优秀级
“福建沿海地下水封石洞油库选址地质调查”项目近日通过野外验收,获评优秀级。 该项目是由福建省地调院承的。项目组对19个初步筛选出的库址开展选址适宜性地质调查,完成水封洞库福建省布局建议;完成“两基地一专区”周边洞库适宜性评价,筛选出可供预可研库址14个;初步查明2处洞库库址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岩性及构造特征,并结合洞库建设经济及配套条件、限制性环境条件等洞库评价要素,对库址建设适宜性…- 227
- 0
-
《袁道先文集》出版发行
《袁道先文集》(上、下册)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蒋忠诚研究员主编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先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是我国岩溶地质领域第一位院士。他从1952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辗转于我国东西南北岩溶山区,至今已有70周年,2022年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50年终身成就奖”。为祝贺袁道先先生从事地质事业70周年和袁道…- 228
- 0
-
新装置提升湿地调查效率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一种湿地柱状样采样装置”近日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据了解,该专利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研发的。该中心承担着华南地区重要湿地调查任务,调查人员在取样中发现,运用原有的调查手段来取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保证取样的成功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20余个碳储量调查样品的取样任务几乎不可能。 该中心领导十分重视“知行合一”的理念,多次强调一线调查人员…- 271
- 0
-
陕西省地热协会会员大会暨2022年年会在西安召开
——2022年陕西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650余万平方米,6家“首批陕西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正式授牌 ◎ 本报记者 李平 通讯员 康璐燕 2023年1月17日,陕西省地热协会会员大会暨2022年年会在西安召开。这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促进陕西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利用清洁能源,适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上,陕西省地热协会会长、省地质…- 652
- 0
-
深化合作支撑服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与新疆地震局签订协议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就建立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在卫星遥感、活动构造、地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业务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开展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动断裂研究、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等领域研究和技术合作达成共识。 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志勇介…- 382
- 0
-
填补国内离子型稀土矿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空白
“江西于都地区钨等矿产绿色利用调查评价”通过评审 “江西于都地区钨等矿产绿色利用调查评价”项目近日通过专家评审,并获优秀级。 该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项目自2019年实施以来,重点围绕赣南革命老区矿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以江西于都地区钨等矿产资源为对象,实施了于都钨矿、铅锌矿与应用的矿产绿色利用评价,开展了于都县矿山环境调查和赣州特色矿产钨矿、离子型稀…- 662
- 0
-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项目组赴新疆野外一线开展调查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准噶尔盆地奇台地区重力采集技术试验研究”项目组近日赴新疆野外一线开展调查工作。 据悉,该项目主要内容是进行冬季高寒区重力采集试验研究和技术规范总结,是奎屯地区重力项目的延续。 贾立国 高铁 摄影报道- 343
- 0
-
第二届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二届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近日召开。 研讨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长安大学、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共同承办。 会上,地质力学所负责人表示,地质力学所作为挂靠单位,将为其工作开展积极创造条件。并希望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始终坚持“继承发展、求实创新”的科研作风,发扬地质力学系统论研究思路和方法,加大在油气…- 386
- 0
-
天津市海岸带地质过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揭牌
天津市海岸带地质过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近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举行。 据悉,该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和天津华勘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是天津地调中心获批的首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服务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需求导向,坚持全球视野,依托单位传统学科优势,致力于攻关海岸带地质环境和地质安全领域面临的基础和前沿科学问题,培养海岸带国际一流科…- 486
- 0
-
我国成功中标沙特最大地质填图项目
◎ 本报记者 刘烜 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召开之际,中阿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命运共同体、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我国成功中标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地质填图项目。2022年12月19日,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发,沙特工业与矿产部部长班达尔·本·伊卜拉伊·胡莱夫代表双方正式签署“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细地质填图”项目合同。项目的正式启动实施,是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水平…- 276
- 0
-
《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发布
◎ 本报记者 刘烜 2023年1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发布《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基于20余年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编制形成,调查面积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完成调查266.5万平方千米,覆盖了全国83%的耕地,掌握了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54项化学元素和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报告》显示,我国…- 423
- 0
-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奖揭晓
“高密度城市群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管控关键技术”获一等奖 近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依托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申报的“高密度城市群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管控关键技术”获得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目聚焦后工业化时代苏南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挑战,开展了地下空间地质条件与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查明了城市群三维地质结构,建立了安全利用地下空间、协同开发地…- 430
- 0
-
地球观测组织试点项目申报成功
近日,地球观测组织秘书处来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牵头申报的地球观测组织(GEO)试点项目“全球典型岩溶区观测(EO4KARST)”已通过2022年11月3日在加纳召开的第18届GEO大会审议。 作为GEO2023-2025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该项目拟通过构建全球典型岩溶区观测网,建立全球典型岩溶区资源数据库,实现岩溶区关键数据分级共享;建立岩溶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探索关键阈…- 265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