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双碳目标下,仍是主体能源的煤炭行业将如何应对?
中煤协:将组织成立双碳相关机构,目标到“十四五”末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
3月3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下称,“中煤协”)举办“2020年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中煤协副会长刘峰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大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增进科学认知的过程,其本质在于发展与创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面临挑战,煤炭作为中国的主体能源,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起到压舱石的作用,在碳中和约束下,煤炭也将做好国家能源兜底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将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方向,行业将组织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机构,开展高端对话、煤炭转型相关研究,发展低碳技术,研究培育煤炭行业技术的市场机制,构建碳中和相关的标准体系、开展相关转型培训,借鉴国外经验,发掘低碳技术资源,建设煤炭行业企业减碳的目标数据库等。
刘峰认为,“十三五”期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转型需要长期的技术储备支持。这一体系的完善将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煤炭行业转型乃至能源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多方对该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推动。
双碳目标既是焦点,也是煤炭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具体到实现手段,中煤协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为56.8%,首要任务仍是担负能源安全兜底保障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要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利用煤炭矿区发展森林碳汇、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水平,另外也可超前布局二氧化碳循环转化利用的科研项目,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技术手段。
企业层面,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表示,国家能源集团正抓紧制定2025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以推进产业低碳化和清洁化。目前来看,国家能源集团所有的煤、电、化工板块都属于高碳行业,双碳目标叠加智能化背景下,压力很大,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大量推进新能源如光伏业务,如在采矿区实践伏加生态的综合利用,新能源占比要逐步增加,目前仍较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煤炭行业“十三五”,“十二五”期间下降的煤炭产量消费量在过去五年得以回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但消费量在持续增加。根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煤炭消费量增长0.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根据《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0年国内产量同比增长1.4%至39亿吨,全年进口量为3.04亿吨,同比增长1.5%。中煤协认为,全国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期态势,增量进一步向晋陕蒙新等主产区集中,这些区域的新增优质产能也将继续释放,南方省份如湖南、江西、重庆等地的落后产能也将逐步退出。
据中煤协的统计,2020年西部地区煤炭产量23.3亿吨,占全国的59.7%,比2015年提升了5%;中部地区占全国的33.4%,较2015年降低1.4%;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3%和1.3%。
有关2021年煤炭市场走势分析,中煤协认为,在国家强化节能减排、大气环境治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消费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增强,将抑制煤炭消费的增速,预计今年煤炭需求将略有增长。煤炭进口方面,中煤协判断,今年煤炭进口市场多元化的趋势会愈加明显,全年煤炭进口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对于“十四五”期间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中煤协提出如下目标: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1000处以上;建成千万吨矿井(露天)数量65处、产能近10亿吨/年;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