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专访中煤集团副总经理汤保国:加快低碳清洁转型

加快低碳清洁转型推进煤炭从“工业粮食”变为能源安全“压舱石”

——专访中煤集团副总经理汤保国

文 · 本刊记者 刘青山

  中央企业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肩负重任。能源保供工作开始后,中煤集团和国家能源两家煤炭央企按照国资委统一部署,在维护煤炭价格恢复正常,保障煤炭稳定生产供应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煤集团副总经理汤保国在接受《国资报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21年煤炭价格异常上涨的情况下,中煤集团主动作为增产保供,不为利益所动,坚决执行长协定价机制不动摇,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1年1—11月,中煤集团商品煤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10.56%;煤炭贸易量3.54亿吨,同比增长12.72%;发电量491.15亿度,同比增长11.66%,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汤保国说,2021年10月以来,中煤集团先后三次率先下调销售价格。2021年,中煤集团向下游用户累计让利超过200亿元。

  《国资报告》:2020年底,中煤集团对2021年煤炭市场的预判情况是怎么样的?您觉得2021年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汤保国: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时我们预计宏观经济将继续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带动能源及煤炭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考虑到清洁能源对火电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增强,将抑制电煤消费增速,我们预计2021年电煤消费将保持小幅增长,逐渐推动煤价向合理区间回归。

  但是,2021年二季度以来,煤炭市场价格呈现异常波动。3月,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637元/吨,8月为1068元/吨。9月之后,煤价已经脱离供需基本面,价格一路飙涨至10月20日的2600元/吨。煤价推高了煤电企业生产成本,电力供应紧张,部分地区拉闸限电,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我国不缺煤炭资源,也不缺煤炭产能,却出现了一场煤炭价格无序上涨,教训深刻,亟须反思。煤炭价格无序上涨的背后是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的“原因链”。

  “三个不足”是导致煤炭价格快速无序上涨的直接原因。我从事煤炭营销工作,对此深有体会,也有切肤之痛。一是形势估计不足。很多省市对煤炭供需形势研判错误,从未估计2021年缺煤会这么多,年初少签甚至不签中长期合同。二是应急能力不足。对煤炭供给端受到的环保、安全监管、“倒查二十年”、重要事件、进口受限等多重限制,应急响应意识和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应对资本炒作能力不足。期货上涨快,幅度大,资本逐利疯狂炒作,缺少有效的调控手段,可用措施有限。

  “供需错配”是导致煤炭价格快速无序上涨的深层原因。一是缺口明显。2021年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同期全国原煤产量36.7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远远低于用电量增速。二是供给弹性不足。局部地区煤炭产能退出过快,远大于新建煤矿审批的速度,特别是中东部地区,用电用能和煤炭消费集中,随着煤炭产能向晋、陕、蒙、疆集中,随时可能出现区域性、季节性不平衡。三是煤炭进口受限造成供给硬缺口。动力煤进口长期占国内使用量的5%—10%,1—5月国内进口煤量同比下降了25%,6月以后才逐步加大进口,1—10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57亿吨,同比微增1.9%。澳煤减量,导致国内高卡低硫煤种极为紧缺,发生结构性缺货,原本大量使用澳煤的造纸、建材等非电行业,普遍和电厂抢夺高热值动力煤,进一步推高煤炭市场价格。

  《国资报告》:能源保供开始后,中煤集团如何增加煤炭供应?

  汤保国:能源保供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高度重视今冬明春的能源保供。中煤集团把“安全、保供、稳价”作为2021年四季度首要政治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达产,全力增产增供。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中煤集团进一步调高生产计划,安排四季度生产计划5700万吨。认领1970万吨的煤炭保供任务,占全国1.5亿吨保供任务的13%(中煤集团全国产能占比仅6%)。2021年四季度以来,中煤集团日产煤炭生产最高达68万吨,创同期最高水平。

  我们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华北(冬奥)和东北区域保供量占重点保供任务的61%。针对张家口等涉及“冬奥会”的重点保供单位,制定一对一应急预案措施,采取灵活保供策略,除催促加大自提力度外,与太原局、呼局和京局等路局密切联动,开通多个用户流向直达专列,点对点运至保供电厂,确保关键电厂关键时点不断供,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落到实处。目前,中煤集团保供的电厂库存均处于安全水平。

  《国资报告》:中煤集团2021年的外销煤炭中,长协合同占比约为多少?签订比例较2020年有何变化?下半年补签的长协合同规模是多少?价格是多少?

  汤保国:2021年,中煤集团签署中长期合同1.45亿吨,占集团自有资源比例80.3%,较2020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中长期合同的三分之二供应电力企业用户,其中一半供应中央企业电厂用户。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中煤集团始终坚持讲政治、讲大局,守合同、讲信用,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中长期合同,全力保障用户用煤需求。

  2021年10月以来,中煤集团先后三次率先下调销售价格。1—10月,中煤集团煤炭销售长现均价704元/吨,吨煤让利达339元/吨。2021年1—11月,中煤集团向下游用户累计让利达204亿元。

  保供重任在肩,中煤集团坚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尽管集团面临着四季度资源严重不足(年初自产资源基本与用户衔接完毕)、集团自身煤矿核增手续仍未通过,全面增产面临超能力生产以及更加严格的安全保障等困难,但集团董事长王树东多次强调,“我们是做煤的,搞煤的人都没煤,用煤的人更困难”,要求困难自己扛。第一时间与对口保供各省区用户完成全部合同补签工作,承担了东北、京津冀、广东、福建、青海、山东等十多个省市几十家电厂的民生保供,价格全部按照发改委要求执行。

  《国资报告》:您认为,长协合同应该在电煤市场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目前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的原因有哪些?

  汤保国:“十三五”期间,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不断健全,“基准价+浮动价”价格机制得到广泛认可,签约履约率稳步提升,产运需各方有效衔接,信用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实践表明,煤炭中长期合同为推动上下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全国煤炭稳定可靠供应和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签约不规范、履约不到位等问题。综合来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以2021年为例,由于年初部分电力企业对2021年煤炭走势预判存在偏差,主观上认为2021年大部分时段长协价格将会高于现货价格,年初少签或不签中长期合同,坚持以市场化采购为主,给冬季用煤保障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

  二是合同执行不到位。在合同实际执行中,部分用户出于短期成本或生产计划调整等因素考虑,特别是在煤炭价格下行长现价格倒挂阶段,优先市场用煤采购,选择暂缓、减量或不执行中长期合同,造成中长期合同执行力度不够,兑现率下降。比如2020年4、5月份,由于长协价与市场价倒挂,中煤集团部分用户月度兑现率低于50%,合同执行遇到很大困难,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困扰。为维护煤炭供需双方长期稳定合作,对需求方合同履约的制度性约束、监管和硬性考核需要加强。

  《国资报告》:煤矿的安全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您认为,当前的非常时期举措,是否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除此之外,当前企业还面临哪些挑战?期待得到社会各界怎样的理解和支持?

  汤保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面临“三期叠加”。一是年底事故高发期、二是能源保供高峰期、三是灾害天气多发期。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后期生产是否仍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针对能源安全保供期间,安全生产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情况,中煤集团始终坚持安全生产、连续生产是最直接有效的保供措施,时刻绷紧安全弦,正确处理安全与保供的关系,以“百日安全”活动为抓手,持续营造高压严管态势,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增产保供工作。

  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充分”。除安全发展不充分之外,还有绿色发展不充分,低碳发展不充分,转型升级不充分。

  近几年来,煤炭行业某种程度还存在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的情况。我们认为,要对煤炭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兼具商品价值和战略价值。当前,煤电依然是国内用能安全的最可靠来源。我国已有超过90%的煤电厂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煤电正在向绿色电力转型。即使碳达峰之后,煤炭依旧要承担重要使命——未来煤炭生产与供应将具有高调节性、高灵活性和高韧性,与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协同互补,为清洁能源成长扮演兜底保障角色。

  《国资报告》:对于化解煤电顶牛困局,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汤保国:煤炭、电力分处产业链上下游,应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协同发展关系。在保供稳价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平衡好煤电之间的利益与博弈,让煤炭和电力产业同步健康有序发展,为维护国家能源保障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建议坚持“基准价+浮动价”中长协定价机制不动摇。煤炭中长协合同制度及“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成果,更是煤炭供需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基础。这一成果来之不易,煤电双方尤其是大型煤企为机制的稳定运行做出了巨大的让利和牺牲,不论未来市场供需结构如何变化,都需要坚持长协合同制度和“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煤电双方只有协力同心、相向而行,才能共同维护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内稳定运行。

  二是建议制定出台煤价调控政策时要保持连续性和系统性、协同性。在煤炭市场自身调控失灵、失真的情况下,行政调控煤价确有必要,但要警惕煤炭“价高伤电、价低伤煤”的现象,避免“一刀切”“运动式”降煤价,给保供稳价和煤炭产业链上下游的持续发展带来发展隐患。

  三是建议从两个行业的发展大局出发,实事求是确定合理的行业利润率。从全行业看,煤炭企业历史欠账多,财务负担重,需要保持一定的盈利来保证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能因为市场部分时段短期煤价虚高就高估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前景,造成战略误判。保供稳价相关政策效应显现需要一个过程,不应操之过急,否则其实际效果可能事与愿违。

  《国资报告》:“双碳”时代,您如何看待煤炭产业的发展前景?中煤集团制定了怎样的转型计划?

  汤保国:对煤炭产业来讲,“双碳”目标的影响将是全面的、深刻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虽然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一直承担主体地位,但未来只能让位于其他绿色能源。不管我们在情感上接不接受,都必须理性认识这一趋势。特殊的是,煤炭在退出过程中还要承担能源传承使命。

  一是煤炭产业定位将变为国家能源安全“兜底保障”能源。202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到73%和43%,国家能源安全仍面临极大挑战。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能源资源,占全国已发现化石能源资源总量的97%左右。国家将持续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不轻易转移对煤炭的注意力。煤炭将从工业的粮食,转变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二是煤炭行业将加快高质量转型,实现“低损害、低排放、高效率、高安全度”发展。低损害是指煤矿全面实现绿色开采;低排放是指利用碳处置技术攻关以实现碳减排;高效率是指先进产能占比大幅提升,全员工效显著改善;高安全度指实现从“低死亡”到“零死亡”。

  三是煤炭行业将由高产、高效矿井向柔性矿井转变。未来煤炭生产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时可快速启动生产,不需要时可低成本保持生产能力。产能可低成本宽负荷调节的柔性矿井将替代当前的高产高效矿井,增加煤炭行业应急运行的弹性。

  四是煤炭行业的顶层设计将更加行稳致远。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的产业集中度都比较高,这是资源采掘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未来,我国行业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将煤炭优质资源配置向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倾斜。

  2019年至今,中煤集团开始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我们制定了以煤炭产业为基石、以煤基清洁高效转化利用产业和能源综合服务产业为两翼、以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增长极的四业协同高质量发展产业思路。具体来看:

  一是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兜住安全底线。依托优质资源打造大型综合能源基地,构建煤炭-火电-现代绿色煤化工-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全力建设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综合能源基地,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民生用能安全。

  二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清洁利用。充分利用所在区域内荒漠、戈壁、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区,结合矿区区域电网、坑口电厂和地上、地下存量资源,聚焦提高产品回收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加快化工产品链下游延伸、发展煤基高端产品、新能源技术耦合,积极布局风、光、储等新能源产业,实现矿区转型与生态修复、农林牧渔业、综合能源服务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产业新格局。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塑造发展优势。系统研究前沿科学、政策措施,加快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应用推广集散地向原创技术策源地转变,从产业消费市场向现代产业链链长转变,成为行业转型的科技资源整合者和技术方案解决商。


中矿人AI吉PT,您身边的小秘书!


欢迎扫码关注矿业人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矿业领域最新资讯!

矿业人LOGO


公众号下方菜单 矿业人 直达 矿业人网站

公众号下方菜单 中矿猫 直达 中矿猫商城

公众号下方菜单 AI吉PT 直达中矿人AI吉PT小程序

重要声明

学术报告版权©归报告人所有,仅限于学习用途!!!
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微信18305208107、QQ 3363008002或网站网页右侧客服 提交工单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
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


如果遇到付费才可观看的文章,建议升级包年VIP或终身VIP。全站所有资源任意下免费看”。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